8月10日至15日,安徽工业大学必赢76net线路唯一官方网站组织“徽韵赤心·八方寻迹”实践队,奔赴北京市、合肥市、阜阳市、潜山市、宁国县、庐江县的红色纪念馆,开展以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,队员们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使命,跨越地域触摸先辈热血浇筑的精神坐标。
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“徽韵赤心·八方寻迹”实践队踏上红色寻访之旅。晨光初绽时,杨曦奔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,肃穆建筑群在朝阳下尽显庄严,米黄色外墙如历史底色,门前金色馆名召唤后人回溯热血岁月。步入馆内,历史照片与珍贵文物牵引目光,七七事变史料展柜前,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,掀开全民族抗战序章,无声诉说血火过往,彰显中华儿女抗争精神。

徐婷婷则踏入蜀山烈士陵园,这片承载记忆与精神的土地上,邓小平手书纪念碑与六大主题展厅,串起安徽革命史脉络。“抗日烽火”展厅以450余件文物,复现悲壮战斗场景;陈延年、许继慎等年轻英烈,于民族危亡时挺脊筑防线,玻璃柜中王步文的钢笔、展墙上“宣氏六烈士”照片,默默讲述热血牺牲的故事。
太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内,魏新慧首先望见广场中央洁白如汉玉、似敛锋长剑藏千钧力量的纪念碑,两侧松柏列阵、松针簌簌似低吟,碑身刻痕藏着赤诚,阳光洒落烫金般的温度。馆内史料厚重,第三展区双浮阻击战史料令人震颤,泛黄地图凝着硝烟,步枪旁静卧支援扁担,展柜中记载国民党军人王朝贵率部死守,掩体被毁仍带头拼杀,弹药耗尽饮弹自尽以身殉国,凝视旧物与文字,民族脊梁是普通人危难时站直腰的顶天立地,骤然明晰。
熊佳琪前往潜山市烈士陵园缅怀英烈,英烈纪念碑前,38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潜山籍烈士姓名,镌刻着热血担当,既有本地游击战场浴血的普通战士,也有投身全国抗战前线的指挥员。深灰色花岗岩墙底衬着金色姓名,在晨光里熠熠生辉,诉说1938 - 1945年潜山儿女跟党走、建武装、开展敌后游击战的英勇。纪念墙左侧铜质浮雕,再现群众为新四军送粮、儿童团站岗放哨场景,指尖抚过名字,仿佛触碰80年前滚烫灵魂,全民抗战的磅礴力量直抵心间。

实践队员司琪前往宁国市烈士陵园缅怀烈士,沿青灰色石阶缓行入园。纪念碑高耸入云,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八字在雨雾中透着深沉力量。她轻放白菊于墓前,指尖触凉碑,心底翻涌滚烫敬意,松涛低吟似英魂回应,遂深鞠一躬——以生命护山河的先烈,值得铭记。离开时雨歇,阳光穿透云层,为纪念碑镀上金边,恰似给英烈的无声礼赞。
实践队员殷茜彤前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参观学习,未达纪念馆便见门口巨大黑色石碑在日光下矗立,沉静却有千钧之重,碑身“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”鎏金大字熠熠生辉,下方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三日公布”的标注,让庄重历史感扑面而来;怀着尊敬严肃心情入内,前言展板清晰讲述全民族抗战时期,新四军在党的领导下于大江南北开展敌后抗日斗争,安徽作为重要集结地与指挥中心见证无数壮举,1939年叶挺率部渡江组建江北指挥部,部队东进游击、建立抗日民主政权,为华中战略立下汗马功劳。
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“徽韵赤心·八方寻迹”实践队队员在历史见证物前深受触动。此次实践,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繁荣源于先烈牺牲与全民奋斗,既是对学生的生动爱国主义教育,激励铭记历史、传承抗战精神;也为必赢76net线路唯一官方网站育人注入红色活力,助力厚植家国情怀、培育担当青年,推动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,队员们将以行动践行使命,为中国梦拼搏、为和平助力。(撰稿:杨曦 徐婷婷 魏新慧 熊佳琪 司琪 殷茜彤金露雅刘潇涵 审核:王天蓝 刘在春 蒋磊)